6月17日中午,教师咖啡吧人头攒动,只见每一位老师手里举着一张形状各异的纸,满面笑容地举着,讲台旁的老师用手机扫描一圈,屏幕上立刻出现一个投票的数据统计结果。老师们每人手里一个手机,不时地对着投影屏幕扫一扫,或发出一阵阵恍然大悟的惊叹声,或与身边的同事分享手机上打开的页面。
是什么活动让老师们如此活跃?原来是医学技术学院的蒋巍巍老师正在分享“课堂上用得着的APP技术”。沙龙开场时候蒋老师扫描纸上的图案、实时获取听众信息并共享的技术来自Plickers,它不需要借助学生的任何设备,只要老师有一部智能手机,便可实时收集、存储、输出学生数据。据蒋老师说,这个软件已被他运用到课堂中去,同时还能起到点名的作用。在老师们的参与和互动下,蒋老师又向大家介绍了可以用来进行随堂测验、调查、表单、投票的多款软件,如问卷星、调查派和活动吧,并比较了其不同特点和适用范围。
现场很多的互动都需要老师们用到手机扫描二维码。正在大家疑惑二维码是如何生成的时候,蒋老师从计算机网络的角度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什么是二维码,二维码的生成及其发布,使老师们对二维码的使用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。面对信息时代浩繁的信息资料,蒋老师又适时介绍了翻拍并数码化相片、笔记和简报的软件,以及记录的渠道,演示了手机里的视频放到电脑上播放,手机、电脑互相操控的技术,在手机上“写板书”的方法……
这一个多小时的分享,简直可以用“炫酷”二字来形容。一位参加沙龙的老师说道:感谢蒋老师为我们带来一道精美的精神大餐!原来有那么多的技术都可以运用到课堂中来,方便老师或学生发布、收集、存储信息等,更重要的是让课堂“活”起来,使学生充分参与进课堂。有了这么多APP技术,老师们再也不用担心学生上课玩手机,学生也可以大大方方地将手机拿到桌面上来。
(资讯来源:教师教学发展中心、高教研究所)